×

账号登录

登录

还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×

快速注册

获取短信验证码
注册

出国不是目的 成为人才才是目的

发布时间:2015-11-03来源:北京晚报

林嘉茵原本在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上学,如果没有转学到康福,以她的优秀成绩,未来或许可以顺利地考取人大、复旦。如果再努力争取一下,清华、北大也是有可能的。

但是,林嘉茵还是下定决心离开公办学校,来到康福。在她看来:“不是说现在康福一定有多好,我只是觉得,康福可能能给我提供更大的空间,让我去学习挖掘自己的潜能。”

明确目标 克服转校的不适应

改变,发生在高二那年。

其实,林嘉茵的父母一直认为,如果孩子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熏陶,拥有国际化的视野,对发展事业和参与竞争都是很有意义的。但是,林嘉茵并不认同父母的观点。她觉得,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选择国际学校。

当时,林嘉茵周边的很多同学都在考托福、雅思,计划出国。于是,她开始研究这事儿,她的父母建议先考国内大学,再出国读研究生。但是,林嘉茵却不同意,她认为国外最先进的教育在本科阶段。

明白了孩子的想法以后,林嘉茵的妈妈态度很明确,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如果你已经决定出国,那我们转学。”

 就这样,林嘉茵来到了康福。最开始,林嘉茵简直郁闷极了,校舍不好,校园太小,在硬件上根本没法跟原来的学校相比,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很沮丧。这时,还是妈妈给了她鼓励:“你是在选择一个中学的学校,还是在选择你的未来?如果你选择的是你的未来,就不需要看现在学校的校舍好坏,只要它能提供你所需要的教育就够了。”

在纠结了三四天之后,林嘉茵决定先试听一下。期间恰好赶上学校的摸底考试。由于是全英文的卷子,林嘉茵的成绩不是很好,物理甚至交了白卷。两天之后,做决定的时候到了。当时,原中学的老师也在极力挽留她。但是林嘉茵最后决定还是要上国际学校。

后来,林嘉茵的妈妈对这一段经历非常有感触,她说:“一定不要替孩子做决定,而要把事情告诉他们,让孩子自己做选择。”虽然,接下来她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,但是她原来学习就很好,又非常有好胜心,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。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,别人都学了一两年了,孩子会很有压力,只有认同自己的选择,才能更坚定地去挑战。

解除担忧 学习氛围特别浓厚

管理不严,是国际学校给不少家长的最初的印象。林嘉茵的父母也不例外。然而,真正开始学习后,林嘉茵和父母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。

林嘉茵喜欢和妈妈发短信交流学校的情况。有一次,林嘉茵很担忧地说:“妈妈,坏了,我选错了。”

妈妈问:“为什么错了?”

林嘉茵说:“我好学生的名声很有可能不保。原来以为这里的学生都不怎么学,我努力一下就能把差距补上来。结果发现人家不仅学,而且有早自习、午自习、晚自习、夜自习。有的学生中午自习,有的晚上自己到十点,而且都有老师在跟着,还有些要自己上夜自习,学到几点学校不管。”林嘉茵的压力很大。

有一次晚上十点半,林嘉茵发短信告诉妈妈:“现在还有十二个孩子和我在自习室学习。”等到十一点半,还有八个孩子。到了十二点半,还有4个孩子在学习。同学的学习劲头之足,完全出乎林嘉茵的预料。

自主学习 提前适应大学节奏

刘煜炎非常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,这导致很多孩子刚来时确实会有点不适应。在康福,小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每次小组讨论,林嘉茵都充当老师的角色,给大家讲。刚开始,她不理解为什么老师总让她讲。她还跟妈妈抱怨道:“这个学校老师感觉太差了,他们都不讲什么东西,一上课就自己讨论。后来她才明白,这就是小组探究合作式的学习,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地学习,给别人讲东西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。逐渐地,林嘉茵适应了这种方式,而且发现这对她的学习能力提高和适应将来的大学学习非常有帮助。“现在,她的归纳总结能力很强。一到考试,我有时提醒她带一本书,但是她基本上能把每一门课最后变成两三张纸的内容。”

此外,学校的活动很多,一会儿去探访艾滋病孤儿,一会儿去搞星火社关爱犯罪分子子女,一会儿又募捐去。“这些活动对孩子的锻炼远远比一点点的成绩更让家长欣慰。”林嘉茵的妈妈说道。通过各种活动,学校在不断地鼓励孩子去做事情,孩子的能力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培养起来。“我女儿也特别开心,说妈妈我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潜能,能做这么多事情,虽然忙碌但是很开心,而且学校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。”林嘉茵的妈妈说道。

感念师恩 真正用心在做教育

回想在康福的日日夜夜,林嘉茵的妈妈深切地感受到刘煜炎真的是在用心做教育。“刘校长非常忙,通常周六、日都有演讲,也不能够休息。带孩子去面试那天,刘校长基本没有吃饭。后来我问张主任,张主任说每个星期都是这样。我说,那干吗不找几个老师一起弄就完了,张主任说不行,每个孩子刘校长都要亲自面试。我觉得,这个是对孩子负责任的一种态度,我特别感动。所以,刘校长不仅是搞教育的教育家,也是负责任的企业家。”

这一点在林嘉茵最后申请的时候,表现得尤其明显。通常,林嘉茵写材料要写到第二天早上五点。妈妈问她:“怎么这么晚还不睡。”林嘉茵回答道:“刘校长有一个要求,就是所有的申请材料必须自己写,这样才能提高。”事实也确实如此,孩子的思路越来越清晰,写作能力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

回想起当初转学的经历,林嘉茵的妈妈感悟颇多:“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把孩子扔出去,而是把孩子培养成人才,至少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。因此,要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成绩。”2013年,林嘉茵成功地获得了杜克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、纽约大学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录取。